
市场环境与契机的回顾
- IaaS与PaaS市场在近年出现增速回落,而AI软件及应用市场尽管保持扩张,增速也呈现阶段性放缓,疫情因素叠加使行业投资更加理性。
- 云计算和AI行业进入调整期,少数玩家仍在通过自研能力和生态建设实现稳健增长。百度智能云的崛起,显示出以云智一体为基础的综合能力,能够在同类企业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百度智能云的发展逻辑
- 战略核心为云智一体、深耕行业:以行业关键场景为入口,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难题,再将需求与能力沉淀到智能云与通用云的底座之上,形成可持续的能力闭环。
- 由行业需求驱动的全新解决方案:在工业、能源、城市治理等领域,围绕生产经营的痛点,提供能直接提升效率与产出的智能化方案,并将场景经验逐步抽象成可复用的产品能力。
两大转变:增长质量、场景聚焦
- 追求高质量、可持续的规模增长:避免以亏损换取规模的策略,选择在利润、性价比与长期竞争力之间取得平衡,推动云智一体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- 对业务领域的精准聚焦:并不满足于基础云能力的简单叠加,而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场景出发,帮助企业实现上云后的高效使用与真正的业务增效。
架构演进与能力体系
- 三层新架构:底层以AI IaaS与AI PaaS紧密耦合,构成“AI cloud”,覆盖算法、算力和数据的基础支撑;感知层覆盖语音、视觉、增强现实等输入能力;认知层承载自然语言处理、知识图谱等人机交互与知识管理能力。
- 中台与通用产品:在AI通用平台、知识中台、场景化的平台组件等层面,构建可扩展的云原生能力,推动跨行业的智能应用落地。
- 顶层场景驱动:聚焦制造、能源、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场景,如质量监控、安全生产、节能减排等,将行业经验沉淀为标准化的智能产品,降低各行业的进入门槛,推动更多企业完成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。
AI中台的逻辑与行业赋能
- AI并非不可中台化,而是需要在场景化沉淀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应用:通过将AI能力嵌入到全流程中,底座能力与上层解决方案相互印证、相互促进,进而形成可复用的行业级解决方案。
- 从单点探索到垂直深化、再到全面应用与持续创新的阶段性路径,帮助企业在不同环节实现高效落地与持续升级。
行业落地的典型路径与成效
- 能源领域:以风力发电与热电联产为例,AI巡检显著提升作业效率,降低现场风险;通过优化关键设施的运行参数,降低单位电量的能耗与碳排放潜力,推动绿色低碳转型。
- 城市能源与水务治理:在供热系统实现智能调度与管理,缓解热网冷热不均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;在城市水务领域构建统一的智能底座,集中管理数据并沉淀行业知识,辅助决策与治理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
- 行业知识沉淀与能力扩展:通过逐步在更多场景中积累经验,推动通用AI产品的迭代升级,使智能应用服务覆盖更多行业,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,加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。
行业地位与未来路径
- 公有云竞争进入巨头时代,百度需要坚持独立的云智一体发展路线,在保持差异化的同时持续提升性价比、行业能力与场景落地能力。
- 百度智能云以行业核心场景为驱动,结合基础底座能力的不断积累,形成“云智一体、螺旋上升”的业务模式,使云服务不仅仅停留在云计算层面,而是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的综合平台。
总结
mile米乐
百度智能云通过以场景驱动的行业定制、以AI能力为引擎的底座建设,以及以云智一体为路径的体系化落地,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,推动企业从数字化阶段向智能化转型的升级路径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