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司定位与产品
并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超算云服务与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,聚焦真实运行性能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、安全、易用、性价比高的超算云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产品涵盖并行通用超算云、并行行业云与并行AI云等,多年来深耕超算领域,已实现超过200款超算应用软件的SaaS化,并打造了集算力资源、应用资源、服务资源与人才资源于一体的中国超算算力网络。公司与国家级超算中心形成稳定合作关系,覆盖广州、无锡、长沙、济南、深圳等中心,同时为高校、科研机构、航空航天、石油勘探、智能制造、地球环境、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等行业提供超算云服务。
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
- 下游需求多元化,超算云化成为主流趋势。超算云以云计算为载体,将算力资源虚拟化,降低使用门槛,实现跨云部署与资源灵活调度,兼具高效、可扩展性与数据安全性,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、工程设计与数据分析等领域。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落地,推动超算服务与新产业融合升级。
- 市场空间持续扩张。全球及国内在“东数西算”等国家战略驱动下,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容。公开数据表明,2021年中国超算服务市场规模约196.6亿元,第三方超算服务市场规模约32亿元,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66亿元,年复合增速约24.1%。同期,超算云服务市场处于成长初期,2021年渗透率约10.5%,预测到2025年可达约24%,市场规模从约20.7亿元增至约111.9亿元,年复合增速约52.4%。
经营表现与盈利能力
- 规模与增长。公司自2018年至2022年的营收从约8994.7万元增至约3.13亿元,年复合增速约36.6%。2023年上半年营收约2.03亿元,同比增长约56.4%。在“东数西算”持续推进背景下,营收有望继续增长。
- 业务结构。超算云服务为核心收入来源,2023年上半年贡献约1.58亿元,约占总收入的77.9%。细分看,行业云与AI云占比快速提升,行业云与AI云的收入占比自2020年的合计约12.5%提升至2022年的约39.4%,2023年上半年行业云占比约36.1%、AI云约14.5%。
- 盈利能力与挑战。2018年至2022年,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,2018年亏损约4885.6万元,2022年亏损扩大至约1.1448亿元;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3984万元,同比略有收窄。亏损主因在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运营体系建设,研发费用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。
竞争优势
- 强化研发与前瞻技术积累。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,近年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已获得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多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,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与行业地位。公司自2016年起持续参与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盛会,获得多项国家级与行业认可。
- 七项核心技术与SaaS化生态。公司拥有数据采集与分析、应用全生命周期监控、跨地域云调度、集群内智能调度、超算服务支撑平台及其SaaS化应用等七项核心技术,其中前三项为自有独创技术,后四项为行业共性技术。累计实现超过200款超算应用软件的SaaS化,构建了包含算力、应用、服务和人才的完整云服务生态。
- 领先的市场地位与广泛客户基础。公司在国内独立超算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,核心能力与产业人才储备较为稳定,客户覆盖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与其他机构,且多家头部高校与企业在长期使用中形成较高粘性。
客户结构与市场渗透mile米乐
- 客户结构较为多元,以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,高校客户贡献超算云服务收入的比重长期居于主导,行业内累计客户数显著增长,续费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。新客户方面,随着企业大模型与高校人工智能应用的扩展,潜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云化超算资源的需求增速有望高于自建算力的增速。
- 未来展望。随着下游算力需求的上升、行业云与AI云的持续扩容,以及高校与企业大模型场景的推广,云端算力资源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,第三方超算云服务的市场空间也将随之扩大。
行业对比与定位
在同业对比中,该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形成规模化的超算云服务能力,与行业龙头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先发优势。公司在国内独立超算服务市场处于领先地位,核心核算能力覆盖广泛客户群,与同类上市企业相比,仍具备较强的成长性与市场扩展空间。
募投与资金用途
本次上市募集资金约6.14亿元,拟用于超算云算力网络平台建设、行业云平台升级以及应用软件SaaS化开发平台等项目。完成后将扩大算力资源池规模、提升产品与服务能力,提升用户体验,并推动SaaS化应用在超算云平台上的普及与生态建设,推动业务向云计算生态的深度融合与持续发展。
注:以上信息基于公开披露的业务与财务情况整理,未包含未披露信息。